购买金属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联络站贸易系统完成。联络站作为星系内中立势力的交易枢纽,提供每日限购的矿物资源包,其中5000电子币可兑换包含1万金属的基础资源包,建议优先清空每日5次的购买上限。电子币作为通用货币可通过基地税收稳定获取,无需额外消耗稀有资源,这种兑换方式在前期资源紧缺阶段性价比极高。需敌对势力所属的联络站无法对接使用,选择中立或友好势力的联络站是交易前提。

金属的另一种补充方式是利用贸易中心的资源兑换功能。当基地达到3级解锁贸易中心后,可通过行政规划界面将富余的晶体或重氢按比例兑换为金属,但会存在约15%-30%的损耗率。该方法适合临时应急调整资源结构,不建议作为长期获取手段。若需持续获得金属,仍应以联络站购买为主,配合采矿平台提升采集效率更为经济。

合理规划工程舰配置能显著提升金属的自给能力。前期建议至少配置1艘小型工程舰专职开采金属矿点,技术点优先强化仓储容量与采集速度模块。当中级工程舰投产后,应及时替换低级工程舰并扩大金属矿点覆盖范围,6级基地解锁的初级采矿平台可进一步减少计划圈占用,使金属采集效率提升约40%。
在新手保护期结束后,建议保持仓库金属储量不低于20万单位,以防突发战斗导致的维修消耗。可通过预存任务奖励的方式建立缓冲储备,即完成任务后暂不领取奖励,待急需时再分批提取。这种非直接购买的方式能有效应对中期建筑升级的金属缺口,同时避免资源闲置导致的效率损失。

参与星系势力任务也能间接获取金属资源。运输物资或舰队待命类任务虽不直接奖励金属,但完成后提供的电子货币可转化为联络站购买力。需注意清除海盗类任务性价比偏低,建议优先选择资源置换型任务。金属作为硬通货,其获取效率直接影响基地建设进度,因此所有任务收益都应围绕提升金属获取能力展开评估。